“法外狂徒”羅翔在法律界處于什么水平,律師界怎么看待羅翔

chuangye333

前兩天,看見一個奇怪的熱搜:#衣衫襤褸的老太太,26歲的羅翔# 。

先給不熟悉羅翔的朋友們,簡單介紹一下這個人。

他有個響當當的外號,叫“法學界郭德綱”,也是“法外狂徒張三”的創造者。

靠著極盡幽默與犀利的普法視頻,他在年輕人聚集的B站上光速出圈,不到6個月,粉絲破千萬,成為B站第二個解鎖此成就的UP主。(此前第一個達到千萬粉絲的,用了6年時間。)

在視頻中,他總是西裝革履,戴著一副框架眼鏡,看起來嚴肅正經,非常符合人們心目中的老師形象。

圖/《羅翔說刑法》

但只要一張口,他就能把人逗樂。

比如最為著名的“糞坑案”:

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一個冬天,一名婦女遇到了圖謀不軌的歹徒。

婦女奮力將歹徒推進了一個糞坑里。

歹徒往外爬時,婦女一腳踩到他手上,把他踢回了糞坑。

歹徒接連爬了3次,都被踢了回去。

羅翔問:“大家覺得這名婦女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,還是事后防衛?”

有人同情歹徒,說踩第一腳是正當防衛,后面幾腳應該算事后防衛。

羅翔解釋,在判定是否為正當防衛的時候,有一個重要的一般人標準。

什么是一般人標準?

羅翔讓大家代入思考:“如果你是這個婦女,你踩幾腳?”

隨即自問自答:“如果是我,我就踩4腳,老子還得拿塊磚往他頭上砸!”

并不忘提醒大家:“砸的時候注意別把糞濺到自己身上?!?/p>

能把嚴肅枯燥的法律,講得如此“清新脫俗”的,有且只有羅翔一個。

圖/《厚大羅翔說刑法》

在他的視頻里,出現得最多的主角,叫“張三”。

比如,張三和女朋友吵架后很生氣,決定捅死女朋友。

他捅了50多刀后,女朋友從窗戶逃了出去,到醫院治療鑒定,結果發現全是輕微傷。

講到這里,羅翔認真推測道:“可能是脂肪太多了?!?/p>

然后又一本正經地問:“張三是犯罪未遂還是犯罪中止?”

再比如,張三開車違章,被交警攔下,在接受交警指揮的過程中居然撞死了人,那么張三該承擔責任嗎?

他在去自首的路上被警察抓住算不算自首?他把菜刀放到桌上,揚言要殺掉市長,構成犯罪嗎……

羅翔的視頻火了之后,張三也跟著火了,被網友稱為“史上最慘紙片人”。

所以,當我第一眼看到#衣衫襤褸的老太太,26歲的羅翔#這個熱搜時,還以為是羅翔這次不愛張三,轉而愛老太太去了。

可當我仔細看下去才發現,滿紙辛酸。

故事是這樣的。

2003年的一個冬天,當時26歲的羅翔,還在北大讀博。

那一天,他在北京雙安商場遇到了一位白發蒼蒼、衣衫襤褸的老太太。

那天的風格外刺骨,老太太從北京西站一路步行走到這里,不知道走了幾個小時,只為找一家法律援助中心。

她到處問人,可大家都愛答不理,于是羅翔走了上去。

圖/《我的青銅時代》

羅翔幫她查到了目的地,老太太哆哆嗦嗦地掏出一個小紙片,顫抖地記著。

羅翔看著有點心酸,就提出給她打輛車,送她過去。

沒想到,“撲通”一聲,老太太給羅翔跪下了。

羅翔心里很不好受,“一下子,眼淚都要出來了”。

于是他趕緊將老太太扶起,隨后一起上了出租車。

在車上,彼時剛剛拿到律師執照的羅翔,好幾次欲言又止。

他想打聽到底是什么案子,讓老太太如此犯難,可又擔心惹上麻煩,最終還是沒說出口。

“話到嘴邊,又憋了回去?!?/p>

圖/《我的青銅時代》

但老太太卻似乎看出了羅翔心里的困窘。

車子一到目的地,她就讓羅翔趕緊離開。

并對他說道:“真的很感謝你,你就不用陪我上去了,別影響你的前途?!?/strong>

于是,羅翔離開了。

離開的那一刻,不知他是否松了口氣。

而此后,他的前途,一片平坦順遂。

博士畢業后,羅翔到中國政法大學當起了法學老師。

又在近兩年間,以“法律紅人”的身份迅速走紅。

他那一段段精彩紛呈、曲折離奇的刑法案例視頻講解,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追捧。

在過去的一年里,他被評為B站“2020年度最高人氣UP主”,更當選央視2020年“CCTV年度法治人物”。

他風光無限,他前途遠大。

圖/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劉憲權(右)

為羅翔頒發“2020年度最高人氣”獎

可他寢食難安。

時至今日,羅翔都忘不掉那段經歷,每每想起,都覺得無比羞愧。

那位衣衫襤褸的老太太,扎在了羅翔的心里。

他難以原諒自己,一個標榜著“公平”與“正義”的法律工作者,卻在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時候,下意識地退縮了。

也許只是一瞬間,他內心的驕傲,被自己粉碎了。

他說:“我是在用虛偽的道德優越感來掩飾內心?!?/p>

這個總是用層出不窮的段子逗得網友們捧腹大笑的男人,這一次卻讓無數人為他“飚出眼淚”。

“這種在別人的故事里無能為力的感覺,想哭了已經?!?/p>

“年輕時誰沒慫過,明明想幫忙卻怕東怕西,遺憾終生……”

“真的,不敢隨便插手一件事情,哪怕到現在也是一樣的?!?/p>

……

網友們被羅翔的坦誠,戳中了內心最柔軟的地方,也深刻地理解了他心里的愧疚。

更重要的是,在羅翔身上,我們看到了一種很重要,但很多人都欠缺的品質:自省。

他曾說,自己年輕時非??裢?,很有優越感,喜歡空談法律,喜歡和人爭辯,以把對方說得啞口無言為樂。

正是這位老太太,讓他明白:自己奮筆疾書寫出很多抽象的東西,卻沒有幫到一個具體的人。

所以他說:

“真正的知識,要從書本走向現實;真正的法律,并不僅僅是抽象的邏輯,而是每一個人背后鮮活的故事。

“公平和正義,不僅僅要在書上得到體現,更重要的是,要在每個個案中,得到回響?!?/p>

我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?

因為羅翔這件事,讓我特別感慨,特別想說3件事。

第一,我們總是在不自覺間,陷入了“功利性道德”的困境之中。

什么叫功利性道德的困境?

知乎上一位網友分享過一段經歷。

兩年前,去見一位重要客戶的路上,遇到一個問路的老人,神情有點焦慮。

地方倒不是很遠,就是路比較繞,而且要走許多小巷子,打車也進不去。

如果我給他帶路,跟客戶的會面就要遲到,那是我們公司很難得才約到的大客戶。

所以最后,我只能轉過頭,說我不認路,讓他問問別人。也不知道他后來又問了多少人……

當你明知幫助一個人,就會危害到自己的利益的時候,你還愿意去幫助他嗎?

這,就是功利性道德的困境。

再舉個例子,一列失控的火車,即將撞上軌道上的4個人。

這時你手上有一個按鈕,按下去,火車就能變軌。但另一條軌道上也有1個人,變軌就意味著要犧牲這1個人,去救另外4個人(假設這5個人未來對社會的貢獻相同)。

那么,你按還是不按?

很多人都會選擇按,因為4>1,犧牲1個人,看起來總比犧牲4個人相對沒有那么慘烈。

但如果另一條軌道上的這個人就是你呢?

這時候,我們就陷入了掙扎之中。我們當然想救別人,可我們也同樣不想犧牲自己。

無論怎么選,都注定是個悲劇。

這也是26歲的羅翔,面對那位老太太時,心里邁不過去的那一道坎。

你看,一方面是道德與良知,一方面又是自身的安危與利益。

怎么選,都很為難。

這才是羅翔這件事,能夠讓這么多人為之觸動的關鍵所在。

因為大家,都能從中看見自己的影子:有理想,更有無奈。

就像網上的一句熱評:“小時候的愿望是兼濟天下,長大后才發現,連獨善其身都要竭盡全力?!?/strong>

第二,我們都需要敢于自我譴責、自我批判的勇氣。

每個人,或許都該問一問自己,什么是勇敢?

羅翔在《十三邀》中,曾經被人問過這個問題。

他說:“在人類所有的美德中,勇敢是最稀缺的?!?/p>

人們往往習慣高估自己的勇氣,直到真正面對問題時,才會對自己的懦弱有深刻的認知。

圖/《十三邀》

就像曾經的羅翔,那一瞬間的退縮。

26歲的羅翔是“懦弱”的,他沒有施展一個法律人的本領,去幫助一位處于社會邊緣的老人。

而今天的羅翔是勇敢的,他敢于承認并正視當年那個“懦弱”的自己,并把它公之于眾。

他說:“道德譴責的第一步,永遠是從自己開始的?!?/strong>

一個人,能夠承認并正視自己的懦弱、無知與缺陷。

這,才是一個人最難得的勇氣。

圖/《十三邀》

所以為什么羅翔這件事,能夠打動那么多人?

因為我們從中,看到了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,該有的思考與蛻變。

比如此前曾引發全網群嘲的“上海名媛”。

當羅翔第一次聽到“上海名媛”這件事時,第一反應與大多數人無異:虛榮。

但是他馬上意識到:“當你一根指頭指向別人時,其他指頭都在指向自己?!?/strong>

于是他說:“當我們進行道德譴責的時候,一定不要把自己排除在道德判斷之外。道德判斷永遠要先自己,然后才是其他人?!?/p>

圖/《羅翔說刑法》

相對于網上一面倒的嘲諷與謾罵,羅翔這一番深刻的自我剖析,反而更加讓人眼前一亮。

他總是說:“人要承認自己的有限性,承認你整個人就是在偏見之中,你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見?!?/p>

因為只有如此,你才能夠敢于承認自己的懦弱與無知,才能夠擁有隨時彎得下腰的同理心。

就像他在課堂上,向學生總結的:法學人很容易陷入技術主義,脫離社會常識高高在上談法律,陷入自我封閉。

在讓學生們學習知識之外,他更強調“要做一個有感情的法律人”。

因為“法律只是對人們最低的道德要求,一個人標榜自己遵紀守法,這個人完全可能是人渣”。

在這樣一個浮躁的時代,羅翔無疑屬于最清醒、最勇敢也最溫暖的那一撥人。

而我們,也都需要這樣一種勇氣與思考。

第三,即使很難,我們也都在努力構建一個更加公平、正義的社會。

羅翔的這件事,還引爆了另一個熱搜:#沉默的真相里的江陽# 。

很多人在評論里,提到了《沉默的真相》里的檢察官江陽“以身祭燈求夜明”的悲劇。

一個農村留守女孩被性侵了,支教老師侯貴平得知了真相。

他拍下照片,保存下了關鍵證據,卻也被犯罪分子盯上了。

他們反咬一口,給侯貴平下藥,告他性侵。

于是,侯貴平背著污名,死于非命。

然后,一個正義的檢察官江陽,拋卻了大好前程,用了7年的時間去查案,卻只把自己弄得落魄不堪。

他進了監獄,又出了監獄,最后只能以一死,來引起社會關注,還侯貴平一個清白,也還自己一個清白。

很多人都說,無論看多少次,還是會為江陽流淚。

為什么?

因為“公平”與“正義”,始終是我們內心最迫切的渴求。

即使再難,我們也從未停止追求。

所以你會看到,那樁轟動全國的“操場埋尸案”,哪怕過了16年,真相也終會重見天日。

犯罪者,無一能逃得過法律的制裁。

我們,都在努力構建一個更加公平、正義的社會。

最后,再以羅翔的一句話,作為結尾。

“人類畫不出絕對完美的圓,我們無法追求到絕對的美。但我們不能由此推斷出這個世界沒有美,這個世界一切都沒有意義?!?/p>

距離理想,或許還有很長一段路,但總會有人負重前行。

愿每一個平凡的你我,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,堅持踐行自己的勇敢。

文章版權聲明:除非注明,否則均為智博創業網原創文章,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。

浪潮福利姬在线观看